今年三月,四位儿童发展基金学员吴际政、方咏茹、蔡颂琦及黄焯盈获营办机构推荐申请参加由紫荆青年商会及惠家慈善基金合办的「2016亚洲青少年交流计划」。经过两个回合的面试,他们成功脱颖而出,连同六位来自不同学校及非政府机构的青少年,一同代表香港前往马来西亚槟城进行一个为期六日五夜的文化交流。计划旨在带领他们走出香港,丰富人生阅历。
整个交流计划除了集合30位来自香港、印尼、台湾、韩国及日本的团员之外,马来西亚当地也有30多位学生一同参与。行程安排了多项活动,以促进团员互相认识和学习,提升个人的语文能力和沟通技巧,例如分享各国美食的「文化交流国际夜」、农场体验学习和学校探访等。各人更获安排与当地家庭共住三天,亲身感受马来西亚的风俗和生活。四位学员坦言,旅程带给他们无数的「第一次」。
现为中四学生的焯盈是四位儿童发展基金学员中较年长的一位,此行除了让她对未来升读大学有新想法外,亦是一个试练勇气及突破自我的机会。焯盈分享了与各国团员相处的经历。「在每晚的营舍生活中,同房的交流生也会聚在一起谈天,十分欢乐,但我因担心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好而没有主动加入。有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团员知道我的心事後,便积极地用英语和我交谈。看到她如此重视和我的沟通,第三个晚上我亦鼓起勇气主动参与其中。直至现在,大家仍互有联络呢!」除此之外,焯盈从来自台湾的团员那里得知一些升读当地大学的资讯,觉得当地大学也相当适合自己,可作为日後升学的一个选择。
颂琦出发前期望藉着旅程了解马来西亚当地的文化,以及学习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团员共处。首度外游的她分享了自己学会包容宗教及文化差异的经历。「交流团中,我认识到一些来自印尼的学生,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每日均需要祈祷五次。起初大家对此都有点儿不习惯,但相处下来後,渐渐明白彼此应互相尊重和接纳大家在宗教和文化上的差异。明白到这点後,大家都努力配合,耐心等候,待他们祈祷仪式完结才继续进行小组活动。」
同样是第一次外游的咏茹表示,旅程带给她很多挑战及不一样的生活体验。活动当中有一「突击」环节令她至今难忘。「出发前,我预备了一篇英文讲辞,於行程第二天晚上向大家介绍香港风俗。可是,这环节并没有如期进行。到行程最後一天,当大家以为这环节已经被取消之际,我们竟被要求上台作演讲。在缺乏心理准备下,战战兢兢的我最终也顺利过关了,自信心因此而提升了不少!」
咏茹亦分享了融入寄宿家庭生活的点滴。「我获安排与另一位来自印尼的团员寄宿在同一家庭。这个家庭虽然不算富有,但不减他们招待我们到处吃喝及参观的热情,令我十分感动。由於家中没有电视的关系,每晚大家反而多了时间沟通,增进了彼此的关系。」旅程完结後,咏茹仍与寄宿家庭及其他团员保持联络。她表示有兴趣於今年暑假换个角色,成为香港的寄宿家庭,接待来自新加坡的交流生。
从未试过外游的际政表示,出发前他只知道马来西亚天气酷热,亲身走进这地方後,才发现当地人的「热情」才最令人难以忘怀。际政说:「大会於『国际夜』为每个国家的团员安排了一个摊位,让众人可分享由家乡带来的食物。当地的学生准备了多款如喇沙、刨冰等地道食品,还尽地主之宜,主动为我们介绍当地文化。他们的待客之道非常值得学习。」经过此行,际政希望可运用自己在儿童发展基金计划内的「目标储蓄」参与更多交流计划,认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