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是首批試辦基金計劃的學校之一,於2014及2015年在校內推行分別名為「夢想成真」和「夢想飛行」兩個計劃,合共有超過100名學生參與。兩項計劃的內容除了包含「師友配對」、「目標儲蓄」及「個人發展規劃」這三大基本元素外,學校亦加入了獨有的品德教育課程「高效青少年七習慣」,伙拍區內青少年服務中心童軍知友社,由導師分別培訓學員、家長及友師,務求在學校、家庭和社區三個層面共建良好七習慣。
楊佩珊校長說:「童軍知友社於籌辦青少年活動方面經驗豐富,加上學校與中心只是一馬路之隔,負責職員可隨時跟進學員和計劃的情況。與此同時,學生熟識中心情況,對中心有安全感及歸屬感,所以投入度很高。」
除了提供培訓和安排活動外,於營辦首批計劃期間,校方亦憑藉童軍知友社的社會網絡和經驗來招募友師。另一方面,協助學員訂立和實踐個人發展方案、監察計劃推行情況和研究成效、以及遞交報告等工作是由雙方共同協作處理,而招募學員、處理學員每月的目標儲蓄等工作則由校方負責。
「隨著經驗的累積,加上駐校社工的協助,學校在推行第二個計劃時已經駕輕就熟,可以獨立處理更多工作範疇。」
楊校長說:「早與兒童發展基金結下不解之緣,數年前以友師身份參加了這個計劃,在當友師的年頭嘗過了『甜、酸、苦、辣』,也經歷了他們對夢想追求的過程,年青人那份迷茫,那份戰戰兢兢都感受過了。現在看見自己的學生同樣參加了這個有意義的計劃,看見他們向着自己的夢想邁進,倍覺感動。由當天栽種小樹苗的友師,到今天成為大花圃背後的校長,期盼學生在這個計劃的栽種下,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努力奮進追求,在友師的幫助下能茁壯成長。」